前言
社会科学领域课题丰富,很多也和我们生活息息相关。这也是社会科学困难的地方,没有“不明觉厉”的优势,怎么证明自己的结论伟大?违反常识不被接受,符合常识那是理所当然。
社会学第一课讲价值中立,实证为上。价值中立这个词我理解了很久,一度是情怀党,认为是不可能做到;一度又能拒绝掉道德绑架,以为我可以做到。
后来,我对价值中立的假设产生了新的理解。是不是真中立,还有一个前提,就是我们倾向于解构还是建构?解构和建构的视角,往往已经决定了“价值”的方向。领悟到这假设的假设,隐性的假设,是体会到它如何通过文化,风气,影响我们初始设定。
前段时间大学室友给我发了一张大学社会学系Y教授的文章截图。她跟我吐槽:”我那时候学的都是什么东西呀?” 我有共感,不久前也刚看到这个老师的公众号文章,抽象难懂,逻辑不清,论述中夹带个人生活态度 —— 不是因为认识,就取关了。
这老师当年潇洒的模样确实吸引了很多学生(其实现在也是)。他邀请学生到家中和他坐而论学,他脱离现实约束的自由观念,类似于福柯的气质,在学生中的口碑很好,很被认同。
我们当时觉得那样是酷的,有学术范,有解构能力等于有洞察。解构慢慢成为基本假设。受影响挺深的,到现在我都反感各种节日和仪式。
后来随着接触不同的领域,不同的视角,意识到之前被解构视角给框住了。课题用建构的视角看,很多课题大大突破之前的视野。价值中立背后,不仅仅是解构的爽快,也包括建构的想象力。
传统社科的大多数研究场景并不真实,从真空环境的研究场景出来,和现实世界产生化学反应,那从解构视角转向建构视角,会更有趣。
消费
社会学说消费,主流都是比较悲观严肃的批评。比如说消费是阶层身份的体现,消费是对符号的消费等。
在设计公司和设计师一起研究分析产品,视角完全不一样。我看到的是设计师整合工艺,成本,审美,用户需求,去做结合美感,物美,价廉的产品的用心和才华。不夸张得说,很多产品的设计理念表达出来,刨除营销那一面,很动人。平等的设计,让更多穷人也享受福利,把价值平等复制给更多人。
消费行为带动经济发展,背后的设计观点,也是对这个世界的人类传递关怀和爱。好消费和坏消费的区别在里?什么样的消费应该去解构,什么样的消费应该去建构?
终极价值看,消费是对这个世界确定性的增加,熵的减少。秩序的增加,无序的减少。有些消费促进了这个过程,有些消费相反,这种情况下,我们会说是坏消费,是智商税。
感慨下,现代社会,无论我们当下遭遇如何,和古代相比,我们大概率也是幸福的。很多改变百万千万人福利的发明,进步,已经悄无声息融入大多数现代人的生活,而人们不一定对此有感知。
我们提到麦当劳,它是不健康食物的代表。一次跟一个朋友去看沉重的历史题材电影,南京南京,整个现场,只是观看,就被那种气氛压抑的喘不过气来,情绪低落到极点,电影散场,第一件想做的事情就是去找麦当劳。它有明亮的灯光,温暖的氛围,舒服稳定的节奏,高热量,让人快速提升幸福感的食物,那一刻真实地感觉到它的美好。
疫情期间,马VV微博说,跟武汉的朋友聊天,聊起来说他在吃麦当劳的外卖,武汉朋友幽幽地说,啊,这个时候还有麦当劳。这些食物的稳定供应像是一种信念,你需要我就在在。后来我能理解为什么巴菲特这么大年纪,还是那么钟爱可口可乐。因为它是让人觉得这个世界是幸福的标志。
幸福中的人,可能会觉得这是个不健康的东西,但在特殊的情况下,不太平,不稳定的情况下,它可以是希望一样的存在。
人际关系网络
最近看的印象深刻的一本书是巴拉巴西成功定律。这本书讲成功,完全是建构视角,不评价对不对,只分析成功的客观规律。
提到成功,关系网络,难免启动功利负面评价模式,道德批判模式。但我们觉得可耻的,可能是真正有用的,比如蹭红毯,蹭热度,很符合客观规律。网络科学的分析,借势攀爬其实被证明是成功正途。成功不仅仅和实力有关,也和借力有关。如同Hamilton 直接去跟Aron勇气自荐。攀附包袱可以放下,有愿景,有才华,会努力,当然攀附更大的势能,才会发挥自己的价值。
东亚社会早已把这个方法参透,人情,面子背后就是资产的交换和再生产。
不过过去一直是偏向于解构视角。东亚社会是强关系社会,熟人社会,费孝通老师说的差序格局。过去的百年,基本是否定传统文化的思潮,加上女性在儒家文化中的依附关系,更加会倾向于坚定的解构视角。
从建构的角度看,东亚这种社会组成,本来可能就是很高效的组织群体,提升信息在网络中传递速度,发挥组织效能的模式。除了效率,这个模式的建立初衷,也是为了激发关系之中的善意和信任。
还是结构VS建构的选择题。如果认为不合理,就去解构它,削弱它成立的前提。如果认为合理,那就尽量去套用,发挥规律本身的价值。遵循客观规律,其实也是最大化效能的途径。
自我
自我成长过程中,核心的课题是自我认识。现在流行的是分析原生家庭对自己的影响,自己的脾气,性格,气质是什么样的,希望是怎样的亲密关系。
过去我也容易把它处理成解构立场,在集体主义自我和个体主义自我中去讲这个事情。对集体主义下的自我采取解构立场,是不是就默认,这对真实自我是束缚,而我们要做的是摆脱这样的束缚,我们要做真实的自己。
这也是我大学到研究生一贯的课题,我们的自我价值是建立在什么样的基础之上?我们对自己的概念是如何建立,并受到什么样的影响?
步入职场,对现实社会特别有客观的感悟之后,又会想到,向内探索的自我,给自己框了一个框,反对各种关系中自我的时候,又失去了多种可能性。
不去、执著于真实的自我,而是去构建可能的自我,想象可能的自我是怎样的,然后去建构它,通过表达去把目标更具体,通过行动去实现它,通过反馈和调整去迭代它。通过那样的方式,建构出的“真实”自我可能比向内寻找到的“真实”自我更丰富,多元,细颗粒。
它像是一个游戏,不断提升经验值,点亮技能点的过程,也在这个过程中,有极强的生命力。
创作和表达,行动和实践,反馈和调整,是建构自己的方式。
创作和表达,描绘你的建构蓝图,从框架到细节,逐步生动和清晰。
行动和时间,是让可能自我转化成真实自我的过程,让自我发生改变的驱动。
反馈和调整,是复盘,确认自己发生改变的成人仪式。仪式不拘泥于某一天,可以是每一天。
总结
东亚儒家文化及其建构,以至于我们认为它过度紧密,以至于导致个体的失范,以至于我们在社会巨大变革的时候,采取了极端解构的立场。
我不想用一个模糊的辩证法去说既要解构也要建构。我相信,合理的度是可度量的。以前我认为追求幸福的目标太模糊,不如追求光明,因为光明比幸福更可度量,进一步,现在的我认为逆熵而行,才是更幸福的精准描述。
是选择解构,还是建构,可以基于客观度量,可测量的中立。我们会假设已有命题的当前状态的熵值,是增熵状态还是减熵状态。影响熵值的原因,是因为过度解构还是过度建构,那基于这个数值,就可以去立好前提去分析影响熵值变化的原因。
唯一不变的方向是逆熵,是人类的终极福祉。
changelog
2020-06-28 消费
2020-08-09 成功学网络
2020-08-25 文案修改
2020-08-26 自我,总结
2020-08-29 修改文字部分